關于產業新城、產業綜合體、專業產業園之間的區別
編輯作者:華程天工 發布時間:2019-08-23 16:11 閱讀次數:
園區空間規劃的第一步應是界定園區的性質,界定園區與城市之間的關系,是綜合性園區,還是專業性園區;
是農業園區,還是工業園區,抑或是服務業園區。園區的性質不同,所處區位不同,園區發展所需要的空間模式會不一樣。
回顧園區經濟的發展實踐,結合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戰略,未來的產業園區在空間形態上主要表現為產業新城、產業綜合體以及專業產業園三種空間模式。
產業新城模式
黨的十八提出,新型城鎮化建設要實現“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融合,其目的是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核心,促使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以及擴大內需。
產業新城就是依托以一種或多種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園或產業園而建立起來的相對獨立的新城鎮,一般距離中心城市比較遠,它既不同于原來的開發區、工業園區,又不同于大都市周邊出現的“睡城”產業新城最顯著的特征是能夠脫離中心城市的配套環境而獨立運轉,在新的地理空間上實現“產城相融”,被稱作是工業化和城鎮化相結合的一種城市發展方式。
新型城鎮化是我國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
產業新城為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做出了有益探索,未來將成為助推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強大引擎。
以產帶城,以城促產,雙輪驅動,是產業新城發展的理念。
產業新城正在成為工業園區或者開發區模式的升級版,它推動了產業園區從單一的生產型園區經濟向多功能的生產、服務、消費等“多點支撐”的城市型經濟轉型。
產業綜合體模式
產業綜合體這一概念最早由天安數碼城提出,是一種以特定的產業集群為依托,以完整的產業鏈為核心,以完善的產業配套為支撐,以完備的生活配套為保障,能夠實現產業自我聚集、自我發展的新型園區空間模式。
產業綜合體通常面積相對較小,其產業形態表現為高密度的產業集群,實現了工業、商業、服務業、地產業的協同發展;在建筑形態上表現為城市功能綜合體,融合工業空間、商業空間、居住空間、生活空間,具有產業城市化、工商同步化、居住社區化、配套社會化的典型特征。
由于占地較小,布局較為靈活,產業綜合體這種園區空間模式,在我國大中城市舊城改造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有著廣闊的用武之地。
根據承載產業內容的不同,產業綜合體可以分為城市產業綜合體、工業產業綜合體、文化旅游綜合體、生態農業綜合體等不同的類型,其中城市產業綜合體已成為城市經濟、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工業產業綜合體已成為工業園區中“園中園”、“分園”的重要發展形態。
專業產業園模式
作為產業集聚的載體,產業園區通過在某一特定地理空間內集聚特定產業,通過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以求達到結構層次合理、產業特色鮮明、集群效應顯著、功能布局優化的發展目標。
產業集群是產業園區的本質特征,產業集群是以產業鏈為基礎構建的,產業鏈可以分解和集聚,從而形成了鏈式產業集群和模塊化產業集群,它們在空間上的表現就是各式各樣的專業類產業園。這樣的園區可能存在于一個大型的工業園區中,也可能存在于城市功能區的旁邊。
從產業與城市的關系來看,并不是所有的產業都適合走“產城相融”的路子。
專業產業園不同于產業新城,也不同于產業綜合體,它功能比較單一,只需要提供簡單的配套功能,不存在“產城相融”的問題,其運轉需要借助所在大區域(園區)的配套來實現。
標題:關于產業新城、產業綜合體、專業產業園之間的區別 ????????地址:http://www.toheart.top/tsnews/1160.html
相關評論
華程天工來自溫州05的客戶反饋
有深入了解過華程天工,做的項目都很不錯
華程天工來自蚌埠的客戶反饋
合作的非常愉快!期待接下來幾個項目的合作!
華程天工來自濟寧的客戶反饋
旅游設計超有創意,是很有信用很負責的規劃設計單位。
華程天工來自長春的客戶反饋
不錯不錯,旅游規劃設計超棒!
華程天工來自威海的客戶反饋
他們的總設計師非常厲害。聽說很多旅游規劃院的設計大佬都是他帶出來的。
華程天工來自益陽的客戶反饋
很好的策劃理念,值得學習+1。